【国际观察】各国生育率暴跌的背后:为何年轻人都不生孩子了?

2024-04-15


1.jpg

科睿国际观察

这是科睿研究院第159篇原创内容。

字数5103字,阅读全文大约需要11分钟。



在2023年,中国的出生率跌至历史最低点,仅为1.0,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都显得刺眼,甚至低于东亚邻国日本,仅略高于韩国,与发达国家1.5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


学界普遍认为,一个国家要保持人口平衡,其生育率应至少达到2.1。毕竟,一对父母生育两个孩子,才能勉强维持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动态平衡。


曾几何时,生育率的话题在中国仿佛是一个禁忌,但如今,它已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从教育到医疗,从经济到政策,再到女性生育成本的保障问题,人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寻找生育率低迷的根源。


主流观点认为,随着生育和养育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失业率的不断攀升,年轻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又怎么可能有勇气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呢?


但事实上,生育率的持续走低,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问题。



德国生育率降至15年来最低


据联邦人口研究所(BiB)与斯德哥尔摩大学联手在备受瞩目的国际期刊《欧洲人口期刊》上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德国的国家每月出生率已然跌至自2009年以来的谷底。


据初步统计,平均每名德国妇女生育子女数从2021年的1.57锐减至1.36,创下了15年来的新低。专家表示,这一跌势异常猛烈,与以往缓慢下降的生育率趋势大相径庭。


回顾疫情初期,德国的出生率尚能保持稳定。然而,自2022年1月起,出生率开始急剧下滑,一度降至1.4。尽管夏季有所回升,达到每名妇女1.5个孩子,但2023年的数据再次令人失望。


2.jpg


为何后疫情时代的出生率会持续走低?专家们将其归咎于接踵而至的危机。除了新冠疫情外,俄乌战争、通货膨胀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也给德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联邦人口研究所的Martin Bujard指出:“多重危机的叠加让民众感到焦虑和不安。”


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柏林社会科学中心主席Jutta Allmendiger表示,由于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变得更加困难,许多女性陷入了困境,导致她们的生育意愿降低。


尽管专家们对当前数据是否代表德国生育率的长期趋势持谨慎态度,但无可否认的是,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德国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家庭政策改革,如增加父母津贴和日托机构等。然而,面对多重危机的冲击,这些措施是否能真正奏效仍有待观察。



意大利2023年出生人口创1861年统一以来最低


去年,意大利的出生人数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下降了惊人的3.6%。这一数据凸显了总理焦尔贾•梅洛尼在扭转意大利迅速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时所面临的艰巨任务。2023年,仅有379,000名新生儿降生在意大利,这个数字相较于前一年的393,000名还要低。国家统计局指出,这是自1861年意大利统一以来的最低出生率,仿佛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一个“人口寒冬”。


3.jpg

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数据,意大利女性平均在32岁生育第一个孩子,这缩短了她们的生育期


这个“寒冬”背后,是许多意大利女性选择少生或不生孩子的现实。意大利的生育率早已跌破了维持人口平衡所需的2.1的替代水平。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的总生育率进一步下滑至1.2,低于前一年的1.24,并接近1995年的历史最低点1.19。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外籍公民在意大利出生的婴儿比例有所下降,从十年前的15%降至13.3%,但他们的贡献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作为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梅洛尼深知提高出生率的紧迫性。她明确表示,鼓励女性生育更多的孩子是她政府的首要任务。她坦言:“我们希望意大利能再次拥有未来,而这就需要新的一代。”


然而,专家们警告说,扭转这一趋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Unitelma-Sapienza大学性别经济学院的主任阿祖拉•里纳尔迪指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母亲角色的赞美上。女性需要能够在工作和育儿之间找到平衡。”她强调,帮助女性在工作和收入上获得稳定,是提高生育率的关键。


数据还显示,意大利女性平均在32岁左右生育第一个孩子,这意味着她们的生育期限相对较短。与此同时,意大利的老年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增加。目前,意大利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450万,而10岁以下的儿童人口却仅为440万。


米兰博科尼大学的人口统计学家弗朗切斯科•比拉里认为,要改变这一趋势需要长期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他强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党派之争,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


梅洛尼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儿童津贴和减免婴儿产品的增值税,但这些似乎还不足以扭转局势。今年,意大利投入了10亿欧元用于支持母亲和家庭的措施,但专家们认为,这还远远不够。罗马路易斯大学的人口学家玛丽亚•丽塔•泰斯塔指出,政策制定者还需要解决家庭的经济稳定性和托儿服务的问题。


尽管意大利原计划利用欧盟复苏基金为26万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建设新的托儿设施,但现在这一目标已被降低至16万。专家们认为,意大利在稳定其不断减少的人口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意大利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数量已比20年前减少了近240万。


4.jpg



日本:出生率太低,

“尿布制造商被迫转型”


近三十年来,日本的出生率持续下滑。根据共同社、Statista 和 Database.earth 提供的数据,日本每年活产人数逐年下降,而死亡人数则逐年上升。预计到2070年,日本的人口总数将从现在的1.233亿减少至8700万,降幅高达29.4%。


5.jpg




欧联通讯社报道称,王子控股株式会社(OJI)决定停止在日本生产婴儿尿布,转而全力进军成人市场。


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的出生人数仅为758,631人,较上一年下降了5.1%。这是自19世纪以来,日本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出生率。与此同时,日本的老年人口正在快速增长,目前近30%的人口年龄在65岁及以上,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首次突破了10%。


OJI Holdings在声明中透露,其子公司Oji Nepia目前每年的婴儿尿布生产量达到4亿片,但从2001年起,这一数字就持续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人纸尿裤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估计价值超过20亿美元(约合16亿英镑)。


事实上,早在2011年,日本的另一家大型纸尿裤制造商Unicharm就已经发现,成人纸尿裤的销量超过了婴儿纸尿裤。这意味着,在日益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成人纸尿裤的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专家指出,出生率的下降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从较低的结婚率、女性更多地参与劳动力市场,到抚养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这些都是影响出生率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许多面临类似人口危机的国家来说,仅仅增加与儿童相关的项目支出或给予年轻夫妇补贴,似乎并不足以扭转这一趋势。



为了抓人口,

各国都做了些什么?


在最新一期《柳叶刀》发布的GBD生育率预测中指出,要保持人口稳定,每位女性平均需生育超过2.1个孩子。


但展望至2050年,全球竟有76%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将不足以支撑其人口规模,而到了2100年,这一比例更是飙升到惊人的97%。届时,全球总和生育率将暴跌至1.6,远低于维持世代更替所需的水平。面对这一生育率的寒冬,各国政府纷纷出奇招试图“破冰”。


法国:总统出马,鼓励生育


2023年,法国的婴儿出生率创下二战以来的新低。总统马克龙迅速出击,不仅推出了生育假期政策,还亲自宣布了一项“人口重整”计划。这项计划不仅提供免费生育检查,还给予父母长时间的产假和育儿假。在法国,母亲可以享受约16周的基本产假,而父亲则有最多28天的陪产假,此外还有一年的额外育儿假。


意大利:税收优惠助力生育,但年轻人不买账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税收优惠,但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51%的20至40岁年轻人并不打算要孩子。


中国:经济奖励与创意宣传并行


中国也曾面临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尽管一度因取消独生子女政策而出现短暂的婴儿潮,但随后出生率仍持续走低。政府采取了经济奖励、延长育儿假等措施,并推出了创意十足的宣传活动。例如,参加家庭宣传活动的女性可以赢得电饭煲或烧水壶等奖品。


6.jpg


台湾省是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尽管有育儿假和税收优惠,问题仍未解决。当局因此采取了更为独特的方法,如组织单身男女聚会,甚至提出了生孩送宠物的创意激励方案。


新加坡:说唱视频呼唤爱国生育


新加坡政府曾与糖果制造商合作,推出一段说唱视频,鼓励民众通过生育表达爱国之情。


美国:生活成本高,生育意愿低


在美国,生活成本高昂、医疗保健问题以及不安全的枪支政策等因素导致生育率下降。一些州废除堕胎权被视为支持人口增长的措施。


匈牙利:生三孩可免息贷款


匈牙利政府自2019年起向新婚夫妇提供贷款,如果生三个以上的孩子,贷款可免还。总理欧尔班·维克托自己就生了五个孩子。


伊朗:强硬手段推动生育


伊朗政府则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手段,避孕药难以获取,非法堕胎者可能面临死刑。但一位31岁的伊朗女性表示,尽管政府干预,但决定怀孕与否仍是女性自己的选择。她认为,经济不稳定和缺乏公民自由才是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


韩国:催生催到公务员身上


韩国政府在去年11月决定,对有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基层公务员,在晋升时额外加分。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繁衍后代曾是每个生物的本能,基因的传承被视为生命延续的自然法则。然而,现今的年轻人面对生育的问题,却常常心生疑惑:“我为什么要生孩子?”


这背后的转变,其实源自于一种无形的力量——文化。


文化,这个看似抽象而宏大的概念,实则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它不仅仅是传统、习俗和信仰的总和,更是一种能够塑造我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强大力量。那么,文化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育观念的呢?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结构随着经济形态的转变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代文明,每一步的跃迁都伴随着文化的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勤劳的中国人民迅速掌握了赚钱的本领,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社会观念的变革,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对生育态度的转变。


7.jpg


在农耕文明时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男性在体力劳动中的优势地位使得他们在家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形成了重男轻女的思想。然而,随着现代经济体系的建立,个体劳动成为了主流,男性的体力优势不再明显。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这使得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被投入到经济领域,包括女性。因此,女性在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生育对于女性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在现代社会,生育不仅占据了女性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对她们的事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这也是为何当女明星被问及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时,男明星却很少面临同样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女性开始重新审视生育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现代商业文化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也对生育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下,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这种价值观强调个体利益的优先性,与生育需要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当个体利益与生育发生冲突时,人们更容易选择前者。


8.jpg


然而,这种“现代思想”真的正确吗?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劳动剩余价值的存在。在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下,个体的梦想和自由往往被资本所利用和操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被消费主义所绑架,成为了无限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自由和平等不过是一种幻觉。


疫情的到来让人们重新审视个体自由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当个体的自由成为生命安全的障碍时,这种自由还有多少价值呢?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文明在进步的同时,却在默默地摧毁人类存在的本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在当今社会,相比于将“生育”的重担完全仍给年轻人,要求其担起社会的大梁;人们更应该重新审视生育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生育的社会环境。要想破除生育率下降的困境,除了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充足的经济支持,同时也需要更多文化思想上的再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