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年献词

2025-01-01

秘书处代表新年献词

Shenzhen .jpg

“2024年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份。我们也共同走过了一段非凡旅程。对我而言,最深刻的体会莫过于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这股潮流不可阻挡,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传统学科面临着巨大挑战。似乎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它们正淡出人们的视线。


这一年,AI的光芒耀眼夺目,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同学院新晋成员,人工智能学者谢尔盖·阿布拉梅科院士同我们讲述的他参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分析领域45年的科研历程那样,计算机视觉最初只能处理最简单的二进制图片,到现在已经能处理所有可能的图像和视频类型。这一年,人工智能变得更加“强大且全能”,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各个学科和行业的发展进程。从医疗健康到金融服务,从教育到娱乐,AI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作为一名植根于传统人文社科领域的学子,我不免对全球文科的衰退乃至某些学科的消逝感到忧虑。在这个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我们虽然一直强调人文社科对个人知识积累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却也不得不直面现实,承认它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遭遇的重重挑战:学科边缘化、学生缺乏应用技能、就业难题、学术成果难以自证等等。今年秋季,即便是财政充裕的哈佛大学,也不得不关闭了至少二十门以文科为主的课程,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信号。


然而,我始终坚信,优秀的文科教育和研究能够为社会带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价值。文科所培育的人文精神、原创性和批判性思维,始终是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数字化社会的洪流中,人文的光芒或许显得微弱,但它的温暖和力量是不可替代的。它们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存。


在这个传统与创新交汇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如何将深厚的学科研究与新兴应用技术研究相融合的挑战,以及如何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更精准、更人道地应用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必须深思如何对人工智能的安全、伦理与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监管,确保技术进步不会导致人类社会变得冷漠、机械化,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生活方式。


在探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追求技术的突破,更要坚守人文的温度。让技术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而非隔离彼此的壁垒。


所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我们将以坚定的步伐迈进2025年,将这些问题作为科睿探索的重点,致力于寻找技术与人文的平衡点,确保在追求效率和创新的同时,不失对人类价值和精神的尊重。请与我们携手前行,在变革的浪潮中寻找智慧的灯塔,照亮通往更加和谐、智慧、有人情味的未来之路。


——科睿青年学者论坛主任、常务副秘书长 吴家睿



shutterstock_1722533119-scaled.png




研究院院长新年献词


科睿研究院的各国学者们、心系研究院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同仁们:


元春启风华,万象更新时。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科睿研究院,向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等领域辛勤耕耘的科学家们,以及与我们携手并进的全球合作伙伴们,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与新年祝福!


回望即将落幕的2024年,在科睿研究院“聚合、前瞻、开放”的精神引领下,我们成功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专家,积极推动国际交流的多元化进程,深入开展了前瞻性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构建智库人才网络方面,我们吸纳了众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学界领袖、各领域资深院士及荣获国际大奖的青年科学家,组建了一支超百人规模的杰出学者团队,这一团队正迅速成长为全球性的学术网络;在促进国际科研机构合作方面,我们走访了俄罗斯科学院、阿塞拜疆科学院、格鲁吉亚科学院、亚美尼亚科学院等科学机构,推动了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的意向,并落实了科研成果转化及联合研究项目,进一步加深了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在引领前沿技术成果应用方面,我们以香港为国际枢纽,联动深圳、上海、浙江及新疆等地,构建了重要的分支节点,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材料、绿色能源等国际热点行业,依托各领域学者智囊,联合全球的创新机构,共同推进技术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应用。


过去的一年里,世界经历了诸多动荡,战火连绵,无辜民众深受其苦。我们面临着政治、经济、能源、环境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而科技创新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力量。在能源领域,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研发投入,关注AI算力提升对电力行业设备更新换代的影响,重视储能、氢储、核聚变等能源技术的发展,以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环保领域,我们应加强环境监测与碳治理技术的创新,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们需深刻思考AI对未来世界的作用,包括对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应用科学及工程等领域的深远影响。为此,科睿研究院决定成立全新的AI研究院。在AI研究院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高度重视物质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同时深入关注AI对生命科学的影响,特别是AI对生命本身的干预与变化。我们致力于在尊重生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AI与生命科学的融合发展。


在全球挑战日益增多的当下,我们更需要紧密团结,共同应对。科睿研究院愿与所有科学家和合作伙伴们一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构建更加美好、可持续的未来而不懈努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启迪大众智慧,助力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强调学术研究的前瞻性与实用性,倡导跨文化、跨领域及跨学科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


科学的国际属性彰显了人类对知识的无尽渴望,科学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分国界、民族和肤色。各国科学流派的相互借鉴与补充有助于科学世界的整体发展。正如OpenAI科学家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一书中所阐述的核心思想,我们珍视国际科学界每一条探索道路的独特性与价值。我们呼吁广大科学家坚守“科学无国界”的朴素初心,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科技发展中的挑战,为实现全球绿色发展、智能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迎接新的一年,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 科睿研究院代理院长、国际科学与人文学院理事 雷厉



1ad62827be8fa711d7cbcd67641c2ae.jpg

拍摄于2024年7月,CORE 新疆实验室